10月13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專題對話之一——“數字文化金融產業(yè)論壇·數字文明在創(chuàng)新融合中走來”,在蚌埠古民居博覽園舉辦。論壇邀請數字、文化、金融領域的前沿專家和先鋒代表,共同探討數字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趨勢,共同展望文化融合發(fā)展的未來。
“文化+科技”會碰撞出什么火花?河南廣播電視臺的《中國節(jié)日》系列節(jié)目用貼近當代審美的視聽效果,對民族文化符號進行全新演繹,成功“出圈”并收獲大批“粉絲”。該節(jié)目執(zhí)行策劃徐娜通過連線分享關于數字賦能文化產業(yè)的心得:“讓技術有思想、讓視覺有靈魂,是我們的創(chuàng)作思路。數字化手段貫穿節(jié)目內容架構、舞臺設計、節(jié)目錄制與后期傳播的全過程,已經推出的6場晚會均實現了數字賦能和實景演繹相結合。通過AR技術,真實的演員與虛擬的舞臺相結合,真實的演繹與虛擬的特效互動,充分激發(fā)了觀眾的想象。”
數字技術給傳統文化帶來怎樣的改變?北京知凡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jiān)于山用10年時間將失傳近300年的琺華釉技藝成功復原,他認為現代數字技術功不可沒:“一方面是數據庫,我們足不出戶就能看到世界各大博物館關于琺華的藏品、器型、紋樣以及數字分析;一方面是推廣端,我們通過不同的數字平臺,讓更多的人們了解琺華?,F在,傳統工藝從業(yè)人員已經認識到數字技術的重要作用,比如三維虛擬成像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復雜的手工制作。”
文化IP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副所長丁曉宏介紹,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研究人員就發(fā)現計算機技術能將有用的信息或圖片永久保存下來,這對保護瀕危的敦煌石窟壁畫非常有幫助,這就是“數字敦煌”最初的構想。目前,莫高窟已完成258個洞窟的數字化采集、164個洞窟的圖像處理以及5萬余張老照片的數字化保存。“在積累大量數字資源后,我們又探索如何充分盤活利用。比如修建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推出青年‘莫高’講述敦煌故事的8K電影,帶領游客直觀地了解敦煌文化,縮短他們在洞窟的停留時間,這大大有利于敦煌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放。”丁曉宏說。
在文化產業(yè)數字化的進程中,金融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解釋道:“數字文化金融是一個新概念,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是數字化的文化金融,即金融科技應用于文化金融;一是金融如何支持和服務數字文化,就是金融機構和股權投資機構對數字文化產業(yè)予以重點關注。”
關鍵詞: 產業(yè)論壇 數字文化產業(yè) 融合發(fā)展 數字化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