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極具故事性、場景性和社交性,劇本殺成為“極具新世代特征的消費場景”。來自艾媒咨詢《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目前劇本殺已經成為線下主流娛樂方式之一。10—19歲城鎮(zhèn)人口是劇本殺行業(yè)潛在消費人群。(1月13日《中國青年報》)
10—19歲,大約是小學高年級到大學一年級的年紀,這個人群以中學生為主。他們?yōu)楹蜗矚g玩劇本殺?一方面,中學生要參加中考、高考,面臨著諸多壓力,如學習壓力、競爭壓力、父母壓力等。壓力越大越需要釋放,如果壓力積累太多太久,則可能釀成難以想象的后果。在玩劇本殺過程中,學生們通過角色扮演變成另一個人,在按劇本情節(jié)說臺詞、做演繹中,一方面逃離現(xiàn)實,忘掉一些不開心的事;另一方面,表達很多現(xiàn)實中不敢說的話,做很多現(xiàn)實中不敢做的事,傾泄釋放平日積攢的不良情緒。這是其他娛樂方式不能比擬的。
對中學生來說,劇本殺本身也充滿魅力。其大概可分為燒腦推理劇本、情感劇本、懸疑劇本等,不同的劇本殺,不同的人生體驗,不同的發(fā)揮空間,玩家在“飆戲”過程中,不僅滿足了愛表演、愛互動的心理,還能鍛煉溝通、表達和分析能力。更關鍵的是,劇本殺的劇情走勢充滿不確定性和未知感,能很好地滿足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它不僅僅是一種游戲,更是集知識屬性、心理博弈屬性、探究屬性、強社交屬性于一體的娛樂項目。
總之,劇本殺對釋放中學生的精神壓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加強他們的人際交往具有積極意義。但凡事都是一柄“雙刃劍”。劇本殺也是如此。
早有媒體報道,由于缺乏監(jiān)管,劇本殺的劇本良莠不齊,一些劇本具有暴力、恐怖、色情等不良內容,尤其是一些大尺度的情節(jié)不適合中學生玩家,還存在宣揚封建迷信思想,影響未成年人形成科學認知等現(xiàn)象。一些劇本殺的場景設置充滿恐怖、靈異元素,颼颼的冷風、詭異的音樂、隨處擺放的假肢人頭,以及披頭散發(fā)的玩家角色,據說把不少學生嚇得頭皮發(fā)麻,好幾天都不敢關燈睡覺。此外,有的劇本殺(比如“修仙”類)誘導學生從深夜開始通宵玩本,還有學生長期沉迷于劇本殺游戲,出現(xiàn)焦慮、暴躁、精神萎靡等癥狀。此種劇本殺,對中學生來說,就不是有益,而是有害了。
鑒于此,對“中學生成劇本殺行業(yè)潛在消費人群”這一信號,從家長到學校、教育部門都不能無視無感。家長可支持孩子在課余適度參與合適的劇本殺,更應通過多多陪伴,創(chuàng)造釋放壓力的條件,以及發(fā)展孩子的興趣愛好,幫助孩子找到真實生活中的樂趣和成就感,在真實生活中科學釋放壓力、加強人際交往。學校、教育部門則應利用一些學生愛表演、愛互動的特點,成立“解憂劇團”等組織,推出一些校園劇,組織學生演繹成長溫馨故事。
當然,要防止劇本殺成中學生身心健康的“隱患殺”,最根本的做法還是出臺監(jiān)管政策,大力推動行業(yè)凈化,以保障劇本殺具有良好的內核、正確的價值導向、規(guī)范的經營行為,給參加者帶來更多正能量。前不久,上海在全國首次將劇本殺納入備案管理,并明確劇本殺不得有“恐怖、殘忍、暴力、低俗,摧殘參演人員或侵害消費者身心健康的”表演行為,對不適合未成年人閱讀或體驗的,應當標注“限制級”或“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的警示標語,避免未成年人接觸不良信息。這樣的監(jiān)管政策值得復制。全國各地的劇本殺都應在法治軌道內好好經營與演繹。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