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雙十一花式促銷暗藏陷阱 該如何防范“先漲后降”情況出現
2021-11-08 13:20:35來源: 中國質量報

促銷價格未必真實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漲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設置各種花式“買贈”,實際到手價格與平時并無差別,甚至可能是全年最貴。面對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結合近幾年“雙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及相關投訴情況,呼吁消費者不可迷信“雙十一”所謂的“價格優(yōu)勢”,不要單純相信低價宣傳而盲目跟風下單。

在電商行業(yè)迅猛發(fā)展的當下,一年一度的“雙十一”,成為最大規(guī)模的消費盛會。10月20日晚8時,天貓、京東同時開啟預售,“雙十一”正式拉開序幕,拼多多、快手、小紅書等多家平臺加入促銷。11月1日零時,天貓“雙十一”正式開售,超2600個品牌的首小時成交額超過去年11月1日全天。

隨著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出促銷活動,疊加的優(yōu)惠、折扣、定金和尾款等,激發(fā)了消費熱情,也帶來一些消費糾紛。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紅包一毛五。”“先漲價再降價,折扣商品比打折前還貴。”有消費者反映,10月15日,其在某貓上的某品牌旗艦店入手一支潤唇膏,當時價格為16.9元。10月22日,每支價格漲價為31.9元;10月31日,該潤唇膏降價,促銷信息竟變成了“原價59.9元,現價18.8元”。

10月29日,記者從某電商平臺以每件216元的價格,購買了一款標稱為“冰潔”牌的羽絨連帽馬甲,11月3日,記者在收到商品的同時,發(fā)現其“雙十一”促銷價格已經變成每件228元。

“必須去參加各種活動才能買到全年最低價,比如購物津貼,僅限前5000名,第一天付定金、滿1000減500,買2件打7折、3件打6折等,才能買到最低價。”采訪中,一些消費者反映說,除了價格,容量縮水也是“雙十一”槽點之一。“今年‘雙十一’買的洗衣凝珠和去年同期相比,容量少了約1/4。”

先漲價后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注價格……記者調查發(fā)現,價格是電商促銷期間刺激消費的重要因素,但預售、定金、滿減紅包等各種促銷手段讓消費者“算不清”。

面對商家推出的“花式促銷”,中消協有關專家指出,“雙十一”是歷時多年打造的“促銷節(jié)”,線上線下市場籠罩在“巨惠特賣”“全年最低”“限時搶購”“爆款秒殺”的宣傳“迷霧”當中,給消費者形成“買到就是賺到”的心理預期。但實際上,消協組織多年的價格監(jiān)測和消費投訴顯示,一些商家“雙十一”促銷價格未必真實惠,有的商家設置各種花式“買贈”,實際到手價格與平時并無差別,甚至還可能會是全年最貴。

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當前,直播帶貨火熱,但一樁樁帶貨主播“翻車”事件,也引發(fā)了消費者諸多吐槽,如主播夸大功效和用極限詞語誘導消費、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不按規(guī)定公示證照信息、引誘消費者進行私下交易以及售后服務無保障等。記者了解到,2020年“雙十一”期間,中消協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萬余條。而市場監(jiān)管總局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全國12315平臺共接收“直播”相關投訴舉報2.19萬件,同比增長479.6%,其中,直播帶貨訴求占比近六成。

中消協有關專家稱,面對主播的極力推銷,消費者要克制沖動,盡量選擇信譽高、口碑好的直播帶貨商家進行交易。為保障財產安全及交易記錄可循,不要脫離平臺進行私下交易,不直接轉賬、匯款至私人賬戶以及通過發(fā)送付款鏈接頁面或者掃描二維碼等方式進行付款。

在“買全球、賣全球”的節(jié)奏中,“雙十一”已成為中國加快構建新發(fā)展格局的生動注腳。專家指出,近年來,隨著法律制度完善和監(jiān)管力度加大,網絡消費環(huán)境逐步優(yōu)化,但網購侵權行為仍時有發(fā)生。為守護安全、暢通消費,各類電商經營者要多一些誠意,少一些套路,制定簡單的促銷規(guī)則和優(yōu)惠措施,并提供質量合格的產品和優(yōu)質的售后服務,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實惠。

關鍵詞: 雙十一 先漲后降 花式促銷 商家低價陷阱 價格優(yōu)勢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