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人臉識別技術迎來國家安全考評 行業(yè)標準正在加快制定
2022-01-20 10:28:28來源: 深圳特區(qū)報

人臉識別“野蠻成長”數年后,終于迎來國家級的安全考評。近日,首個面向人臉識別系統安全性的國家級檢測與評估結果已向社會公布,騰訊云、京東科技、商湯科技等成為首批通過測評的企業(yè),參評企業(yè)將有機會參與人臉識別安全相關國家及行業(yè)標準編制。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門技術,人臉識別應用在爭議不斷中迅猛擴張,甚至傳來“逛公園不刷臉就進不了門”的報道,引發(fā)網絡熱議。如何處理好發(fā)展與安全之間的關系問題,事關國家安全大計,人臉識別技術給我們帶來的諸多安全方面的嚴峻挑戰(zhàn)不容忽視。

人臉及指紋等生物特征,是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一旦遺失及濫用,會對公民的財產及精神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一些企業(yè)或部門超范圍或過度采集公民的人體生物特征信息,對信息保密與安全處置不當,后果不堪設想。

強化人體生物特征信息安全,應首先從“應用端”上發(fā)力。不是所有的部門和單位想人臉識別就可以人臉識別。一些商店、小區(qū)、公園隨意在進門處設置人臉識別系統,過度采集公民的行蹤信息,既侵犯了公民的基本隱私權,也對公民的生物特征信息安全構成威脅和侵犯。在這一“應用端”上應設立安全防火墻,職能部門要加強監(jiān)管,公民也需堅持維權。

其次,須從“產品端”上筑牢保護網。本次接受“國檢”的,基本上就是“產品端”上的企業(yè)。對于這一領域的安全評估和檢測,需由專業(yè)的第三方技術機構進行獨立測試,并分為“國家級”“省級”等類別,這樣會使檢測數據和結果更權威。

需要強調的是,人臉識別技術是新興AI技術,并且還處在發(fā)展活躍期,對其進行安全檢測應與技術進步相適應,切不可持一勞永逸的奢望,而應把常態(tài)化檢測工作納入議事日程,讓安全警鐘長鳴。

關鍵詞: 人臉識別 國家級安全考評 行業(yè)標準 技術安全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