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世界睡眠日到來的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科文獻出版社等機構共同發(fā)布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數據表明,過去十年國人的入睡時間晚了兩個多小時,睡眠平均時長從2012年的8.5小時縮減到2021年的7.06小時,睡眠時長減少1.5小時。此外,去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發(fā)布的《2021運動與睡眠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有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問題。隨著大部分人睡眠不足與睡眠障礙問題的日益加劇,一個具有討論度的社會問題逐漸浮出水面:睡眠問題背后有哪些原因?

談及一次又一次被壓縮的睡眠時間,人們總是有很多理由,其中被廣大年輕人提到最多的就是,“工作壓力太大,社會內卷太嚴重”。然而,工作真的是熬夜的全部理由嗎?事實似乎不然。隨著我國“雙減”政策的推行以及《勞動法》的深入人心,過分壓榨年輕人時間的現象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緩解。在龐大的熬夜人群當中,更多的熬夜行為是一種出于滿足心理需求的主觀選擇。睡眠對于熬夜人群來說就是結束一天的象征,如果他們不想結束這一天、想擁有自己休閑時間,就可能會選擇熬夜。
最近有一個炒得很熱的網絡流行詞——“報復性熬夜”,這個詞就很好地解釋了這種主動選擇背后的心理動機。“報復性熬夜”,指的是白天過得不好或者過得不滿足,便想在夜晚找到補償,用熬夜延長一天的時間線,進而來報復被剝奪的時間,并以此來證明自己是自由的。
然而這種“自由”真的是自由的嗎?隨著熬夜行為的不斷強化與滋生,這種帶著儀式性色彩的反抗行為漸漸成為一種上癮行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即使知道熬夜有種種弊端,也難以戒掉這一不健康的習慣。反而他們越來越沉迷于熬夜時的自我放縱與沉淪,甚至在最終決定放下手機準備睡覺時出現睡眠障礙問題,嚴重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工作。
誠然,大規(guī)模的年輕人自我消耗式的反抗會引起廣大的社會關注,進而促進一些社會問題得到解決。不過,這個過程就目前來看,無疑是緩慢的、沉默的,但其所要付出的身心健康的代價卻是立竿見影的、慘痛的。而這就不得不讓人去思考這種反抗模式的合理性與有效性了。當我們面對一些社會發(fā)展的客觀問題時,我們能做的應該是合理安排自身時間,而不是選擇自我“擺爛”、自我內耗。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選擇生活的可能。當我們在白天過得不愉快、不滿意的時候,當我們需要對一些自己覺得不合理的現象、行為進行反抗斗爭的時候,我們更應該選擇用良好的睡眠沖刷自己的疲憊,為迎接明天的到來養(yǎng)精蓄銳,而不是陷入自我消耗式反抗的困局。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