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打著冬奧會幌子的騙局,在朋友圈里鬧得沸反盈天,居然騙到了數以百萬計的大中專院校學生。
犯罪嫌疑人李某輝伙同湯某峰等人,在沒有取得冬奧組委會官方授權的情況下,自行在網上開發(fā)了“競賽平臺”,發(fā)起“‘魅力冬奧’冬奧知識傳播助力大使活動”,誘騙大學生答題并填寫姓名、院校、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結果騙取全國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信息350余萬條,涉案金額高達1000萬余元。目前,案件已經告破,犯罪嫌疑人已經落網,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法律嚴懲。
犯罪分子假冒冬奧會的名義,利用互聯網進行社交裂變式營銷詐騙,無論從詐騙金額、還是從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數量來看,都是天量數字。而且,這種犯罪還嚴重敗壞北京冬奧會的社會公信力,社會影響極其惡劣。那么,為什么騙子拙劣的騙術,能騙到數量百萬級的大學生?
一些受害大學生向媒體表示,周圍不少好友都參與了答題活動,并且在朋友圈里邀請他們“助力轉發(fā)”,他們也就一起參與了。所謂競賽,答題內容很簡單,10道冬奧常識題,答對6道就可以獲“證書”、拿獎品。這金燦燦的“冬奧大使榮譽證書”是不是來得太便宜了?沒有付出,哪有回報?不要說冬奧會上的競技選手,就是賽會志愿者也是經歷了嚴格的選拔、培訓,為冬奧流過汗水、揮灑過青春,你沒有太多付出憑什么輕易地得榮譽、拿好處?
可見,受害大學生的心態(tài)被犯罪分子拿捏得死死的——“出小力氣,賺大榮譽”,自以為刷刷朋友圈、答答題就可以拿到“冬奧會”的金字證書,給簡歷上鍍一層金,就是這種不勞而獲的浮躁心態(tài)驅使著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生,掉進犯罪分子“拉虎皮作大旗”的陷阱當中,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正所謂“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guī)”,誠實守信,不躁不浮,有什么付出就有什么回報,想明白這些就不容易上當了。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