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wǎng)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天天熱點!中石化的“黑金”,終于“煉”成了!
2022-10-17 17:46:27來源: 國際能源網(wǎng)

新型材料碳纖維被稱為“黑黃金”,在工業(yè)領域應用廣泛。由于它的生產工藝復雜,國內長期依賴進口。眼下這種局面發(fā)生了改變,中國石化10月13日宣布,我國首條大絲束碳纖維國產線,在上海成功投產,國內碳纖維市場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


(資料圖)

我國首條大絲束碳纖維國產線投產

在國內首個萬噸級大絲束碳纖維項目的生產線上,一根根碳纖維原絲通過噴絲板、氧化爐、碳化爐加工后,從白色變成了黑色碳纖維成品。在碳纖維行業(yè)內,通常將每束碳纖維根數(shù)大于4.8萬根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

中國石化上海石化碳纖維事業(yè)部副總經理 李鵬:每一根絲束有4.8萬根纖維 ,每一根纖維只有頭發(fā)絲的1/7到1/8的直徑。

國內每束碳纖維基本處于1000根至1.2萬根之間,稱為小絲束。長期以來,我國碳纖維發(fā)展主要是在小絲束碳纖維方面實現(xiàn)了突破,但是由于小絲束碳纖維成本高,影響了下游企業(yè)應用碳纖維的積極性。而大絲束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實現(xiàn)生產低成本化。

目前中國石化研發(fā)試產的大絲束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新型纖維材料。它的密度不到鋼的四分之一,強度卻是鋼的7至9倍,并且還具有耐腐蝕的特性。整個項目計劃于2024年全部建成投產,每年大絲束碳纖維產能1.2萬噸。

大絲束碳纖維儲氫瓶賽道已來

碳纖維是風電、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原材料,其中包括儲氫瓶。

在高壓氣態(tài)儲氫中,目前已商業(yè)化的高壓氫氣瓶分為四種(根據(jù)儲氫瓶材料不同進行劃分),分別為純鋼制金屬瓶(I型)、鋼制內膽纖維纏繞瓶(II型)、鋁內膽纖維纏繞瓶(III型)和塑料內膽纖維纏繞瓶(IV型)四種。

其中:1)I型瓶由金屬鋼組成,是目前四類瓶中重量最大、成本最低、工藝最簡單的,適用于壓力要求不高的固定應用場景;

2)II型瓶采用金屬鋼材質,外層纏繞玻璃纖維復合材料,材料包裹形式為采用箍圈式對瓶身進行包裹。II型瓶由于瓶身上有復合材料包裹,耐受壓力高于I型瓶,但也多應用于固定式能源提供等場景;

3)III型瓶內膽為金屬(通常為鋁合金),但厚度較II型瓶有減薄,外部進行了全瓶身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纏繞,包裹形式為兩極鋪設或螺旋形鋪設。III型瓶重量輕、抗壓性能好、適用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等移動設備,目前主要的壓力規(guī)格為35MPa和70MPa兩種,國內現(xiàn)階段35MPa已實現(xiàn)量產;

4)IV型瓶內膽為塑料,瓶身全纏繞碳纖維復合材料,包裹采用兩極鋪設和螺旋形鋪設混合的形式。IV型瓶瓶壁厚度略薄于III型瓶,儲氣壓力則與之一致,主要包括35MPa和70MPa兩種規(guī)格型號,目前國外已投入商業(yè)化運用,如日本豐田的Mirai與韓國現(xiàn)代的Nexo均采用了IV型瓶,但國內技術仍有欠缺,尚未達到量產條件。IV型瓶也主要應用于氫燃料車等移動場景。

5)除此之外,目前國外正在研究V型儲氫瓶但尚未實現(xiàn)商業(yè)化,該氣瓶仍然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纏繞,但不使用任何內膽,國內針對V型瓶的研究仍是空白。

國內儲氫瓶市場逐漸向III型70Mpa和IV型70MPa過渡。無論哪一個類型,碳纖維復合材料纏繞都是重中之重,是儲氫瓶制造的關鍵原材料,其成本和性能對儲氫瓶的成本和使用性能影響重大。根據(jù)美國能源局(DOE)的研究成果,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成本占到儲氫瓶成本的60%以上。

當前國內儲氫瓶的平均售價在2-3萬元/支,對應單套車載供氫系統(tǒng)的成本在20萬上下,后續(xù)降本空間充足,降本主要是從材料替換等方面來實現(xiàn)。在關鍵材料碳纖維方面,目前日本、韓國等成熟的氫燃料電池車型中已經用上了大絲束碳纖維,而國內儲氫瓶市場中T700級小絲束碳纖維仍占據(jù)絕對主導,此次中石化國產大絲束性能的逐步提升以及配套研究的持續(xù)突破,使得大絲束有望在儲氫瓶這一細分場景中實現(xiàn)對小絲束的部分或全面替代,帶動儲氫瓶綜合成本的下降。(央視財經等)

來源:國際能源網(wǎng)/氫能匯

關鍵詞: 復合材料 中國石化

專題新聞
  • 消費稅征稅范圍是什么(詳解消費稅的征稅對象)
  • 農行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理財會不會把本金虧完?
  • 中國股市開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個國家?
  • 車險險種怎么選?家用汽車保險怎么買劃算?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wǎng)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