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秒辭”? 90后有話說!
90后是“史上最愛辭職的一代人”?
隨著90后、95后逐漸成為職場的主力軍,“這幫嬌生慣養(yǎng)的小祖宗難伺候”的說法就一直熱度不減,“愛辭職”似乎成了他們身上的標簽。
“90后離職”的新聞常常登上熱搜榜,有媒體援引數(shù)據(jù)稱,90后員工越多的地方離職率越高:2016年,90后員工離職率達30.6%,高出平均水平5%,95后甚至“平均7個月就換一份工作”。有50%的90后在工作半年內(nèi)離職,而且近九成是主動辭職,在同一個工作崗位干滿兩年的不到40%。
90后身上還有其他標簽:“最垮的一代”“最不能吃苦的一代”“不高興的一代”“玩世不恭”“不思進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要求還高”……
一些別出心裁的辭職理由屢屢登上頭條。“我失戀了,心情不好”“你們這兒晚上要加班,還不發(fā)錢”“你們的工作和我以為的不一樣……”某位辭職女教師的“名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屢次被引用。除此之外,公司環(huán)境不好、電腦太爛、午餐難吃、人際關系復雜、感覺不順心、累了想歇歇等,都可以成為他們“秒辭”的理由。
針對這一情況,《青年參考》采訪了若干位90后職場“新人”,他們都表示不能理解。
“我認為這事(某位女教師辭職去看世界)非常扯,就是在炒作。”在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朱先生對《青年參考》表示,“聽說那個女的辭職之后開了間民宿,還環(huán)游世界去了,證明她根本就不缺錢,換我我也辭職。”
朱先生認為,在這些博人眼球的案例中,不少初涉職場的90后是“富二代”,家境優(yōu)渥,不指望工資度日,對工作也未必有興趣,所以態(tài)度較為敷衍,“秒辭”便不難理解。但用這些個案佐證整個90后群體的工作態(tài)度,純屬“標題黨”行為。“現(xiàn)在的新人全是90后了,你不用90后用誰啊?”朱先生笑著說。
90后四川妹子劉小姐辭職了,但她不認為自己屬于“秒辭”族。劉小姐是北京一所985高校的金融學碩士,2014年畢業(yè)后進入金融街一家頂級私募基金公司上班,工作能力和態(tài)度有目共睹,升職加薪隨之而來,生活令人艷羨。但2017年,劉小姐辭職了。同為90后的丈夫預見到新的“風口”,小兩口南下深圳創(chuàng)業(yè)。如今,劉小姐的事業(yè)風生水起,還新晉為“辣媽”,實現(xiàn)了“家庭事業(yè)兩不誤”。
讓90后敬重的不是權威,而是專業(yè)素養(yǎng)
小蔣是劉小姐的碩士同學,不過所學專業(yè)不同。畢業(yè)后,他在海南一所高校做行政,但工作頗不順心,不到兩年就辭職了。目前,他在當?shù)匾患沂聵I(yè)單位工作。雖然對現(xiàn)狀仍然不滿意,但他不敢輕易辭職。
小蔣對《青年參考》表示,他在兩家單位都不愉快的根本原因是“辦公室政治”。小蔣性格樸實、不善言辭,在“官場”混不開,復雜的人際關系和一些不良風氣讓他苦不堪言。他的學歷在上一家單位數(shù)一數(shù)二,但領導對他各種挑剔,甚至讓他代寫論文。一怒之下,小蔣炒了對方魷魚。
沒想到,第二家單位比第一家有過之而無不及。“部門就5個人,3個領導1個前輩,所有的活兒都是我一個人干。”他對《青年參考》抱怨道,3個領導的意見經(jīng)常不統(tǒng)一,讓他左右為難,落得“里外不是人”。更難以接受的是,當初許諾的分房遙遙無期,如今只靠每個月的住房補貼勉強維持。
但小蔣選擇咬牙堅持,因為大環(huán)境的變化讓他不敢輕易跳出體制。“不少跳出體制的人又跳回來了。我意識到,還是保住飯碗要緊。”他說。
小蔣認為,他離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工作中與領導和同事“格格不入”。這也是社會輿論對90后的主要抱怨之一:相對于70后和80后,一些90后不那么吃苦耐勞、努力奮斗,而是更注重表達自我感受、順應個性,不愿將就。跟前輩相比,許多90后不太愿意“一心撲在事業(yè)上”,沒日沒夜地加班,犧牲健康和個人生活。
一些90后對領導不再無條件服從。對于“權威”,他們有不同的理解,你不能僅僅通過“頭銜”就讓他們尊重你,而必須在平等的對話中展示出被90后認同的價值。因此,一些“業(yè)務上不那么精干”的領導會發(fā)現(xiàn)自己說話不再“好使”,遭到90后員工怒懟是家常便飯。
在北京一家金融機構工作的胡小姐對此深有體會。她自己也是90后,但還是忍不住對《青年參考》抱怨她以前的單位“新來的小孩”多么“個性十足”。“你好心好意教他們怎么做,人家連句謝謝都不說,覺得這是應該的。”不僅是前輩,這些“孩子們”連領導的話也不怎么聽,“我跟領導說話都畢恭畢敬,用‘您’稱呼,他們可好,直接‘哎’‘你’這么招呼領導。”
不久前,胡小姐上一家單位的一名90后離職了。當時她入職還不到一年,連試用期都沒過完。“人家就撂下一句話,‘銀行不是我想的那樣’,然后就走了,真理解不了??赡苁倾y行的實際工作跟社會的印象差距確實太大吧。”她說。
不過,這些畢竟是個案,大批90后畢業(yè)后仍舊奔向銀行和事業(yè)單位等較為穩(wěn)定的機構,雖然與想象中落差較大,也未必有多大的發(fā)展空間,但在就業(yè)形勢嚴峻的當下,“有沒有”比“好不好”更重要。
“像文案、策劃這樣的工作,流動性本來就強,誰也不會一干好幾年。這種工作可替代性也特別強,誰來都一樣,缺了誰都能轉(zhuǎn),所以你愛走就走。”在成都一家國企上班的小袁對《青年參考》說。
不過,盡管小袁整日在朋友圈里對單位種種弊端大發(fā)牢騷,可誰也沒見他“憤然辭職”。
“前途”和“錢途”都重要
根據(jù)美國《福布斯》雜志的一項調(diào)查,年輕員工離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得到足夠的職業(yè)發(fā)展機會。如今,第一批90后已接近而立之年,雖然已經(jīng)是職場上的主力,但大部分都是最底層的員工。
在不少雇主眼中,70后閱歷豐富,經(jīng)驗老到,是當之無愧的掌權者;80后入職多年,勤勤懇懇,是職場上的中層力量;而90后難以擔當大任,能做的也就是“搬磚”這種重復、單調(diào)卻又占用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基礎工作。
職業(yè)上升遇到天花板,看不到希望,外面的世界又風云變幻,沒有安全感。與其繼續(xù)待下去,讓青春成為“沉沒成本”,不如及早跳出去,趁年輕尋找新的機會。
胡小姐跳槽就是如此。她對《青年參考》表示,原單位極其不想失去她這員干將,為了挽留她沒少“封官許愿”,許諾只要再待兩年,就將破格提拔她為團隊主管。“我其實也挺不舍得的,畢竟在這里學到的東西以后都沒用了,好不容易熬到這一步了。”但是整天做著重復的事,難免會想:“難道我這輩子就一直這樣下去?那人生的意義何在?”加上銀行對私業(yè)務不太景氣,胡小姐2018年年初離開老東家,開始在新領域打拼。
在中央某部委工作的公務員小姚倒不愁前途。不久前,因為專業(yè)對口,又能“來事”,他被借調(diào)到部里的辦公廳,職業(yè)前景一片大好。但他對《青年參考》表示,他從去年開始就一直惦記著辭職,原因是待遇太低。
小姚算了一筆賬:一個月工資到手8000元出頭,雖然單位提供廉租房,不用為北京日益高漲的房租擔心,但每月1000元的租金對他來說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這筆錢雖然夠用,但承擔不起結婚買房的開銷。小姚表示,他一直都在積極拓展人脈,打算跳槽到企業(yè),“年薪至少要有60萬元”。
跟前輩不同的是,自出生以來,90后群體普遍沒經(jīng)歷過幾天苦日子,對待遇的要求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而水漲船高,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節(jié)節(jié)攀升的生活成本迫使他們不得不更多地考慮現(xiàn)實因素。
“90后辭職多可能是一種統(tǒng)計學上的誤差。”朱先生對《青年參考》說,“現(xiàn)在單位的主力是90后,辭職的肯定也就都是90后。就他們這待遇,換成70后、80后也得辭職。”根據(jù)某專業(yè)校園招聘平臺公布的《2018全國應屆畢業(yè)生薪資報告》,北京畢業(yè)生平均薪資領跑全國,為7114元;上海緊隨其后,為6662元。
對90后來說,除了“前途”和“錢途”,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也很重要。胡小姐對《青年參考》說,她上一家單位有一位80后同事,今年37歲,在單位工作10多年了,是絕對的業(yè)務骨干。她每天工作極其辛苦,基本沒有早于晚10點下班的時候,有時加班到深夜一兩點,干脆住進單位附近的賓館。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她至今沒有男朋友,身體每況愈下,患了嚴重的角膜炎,再不靜養(yǎng)就有失明的危險。但就在去醫(yī)院的當天,她仍然加班到深夜。
“你說她圖什么啊?”胡小姐對《青年參考》感嘆。她的年薪超過30萬元,可胡小姐還是覺得,收入和她的付出不成正比。“如果說90后要像她這樣才算‘能干’‘吃苦耐勞’,那我們還是垮著吧。”
(摘自《青年參考》報2019年01月24日12版)
本報見習記者 袁野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資本網(wǎng) 版權所有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052421 中國資本網(wǎng) 粵ICP備18025786號-2
Copyright © 2018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商務合作QQ:855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