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犯罪手段網絡化、專業(yè)化,成金融犯罪顯著特點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盧越
最高人民法院9月22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人民法院依法懲治金融犯罪工作情況暨典型案例。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犯罪手段網絡化、專業(yè)化,隱蔽性強,是金融犯罪的一個顯著特點。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長祝二軍介紹,金融犯罪常見罪名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內幕交易、洗錢等罪名。從近年審理情況看,金融犯罪案件呈現(xiàn)出幾個方面的新情況、新特點。一是案件數(shù)量多,非法集資案件占比大。2017至2021年受理金融犯罪一審刑事案件分別為22883件、20142件、21219件、21577件、22456件。其中非法集資案件每年均在5000件以上,約占全部金融犯罪案件的40%左右。
此外,涉案金額大,社會危害嚴重。一些重大非法集資、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犯罪案件,涉案金額動輒上億元,有的高達幾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對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造成了嚴重危害。人民法院先后審判處置了北京“e租寶”、“昆明泛亞”、江蘇“錢寶”、上?!案放d”等一批重大非法集資案件,以及“徐翔操縱證券市場案”“伊世頓操縱期貨市場案”“遠大石化操縱期貨市場案”等一批重大證券、期貨犯罪案件,有力震懾了犯罪,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犯罪手段網絡化、專業(yè)化,隱蔽性強,這是金融犯罪的一個顯著特點。據介紹,近五年來,線上非法集資案件比例分別占當年案件總量的20%左右,總體呈上升趨勢。一些犯罪分子通過公司化“流水線作業(yè)”,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勢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犯罪手段更加網絡化、智能化;有的地下錢莊洗錢手法多樣化、隱蔽性非常強,查處難度大,對案件審判處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