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給寶應文化建設帶來重要戰(zhàn)略機遇
寶應:運河文化看擔當
◎ 大 洋(采訪)《綠楊》
俯瞰揚州,境內(nèi)三條百公里縱貫線均始于寶應:京杭大運河、京滬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連淮揚鎮(zhèn)高鐵。
滔滔大運河流淌著歷史,繁忙的京滬高速是現(xiàn)在,“連淮揚鎮(zhèn)”連接著未來。在時空兩個維度中,寶應都是據(jù)守揚州“北大門”的要沖。
扼守要沖的寶應人有大擔當,因此,寶應的文化基因里孕育出了更多的大氣與爽直。
荷香陣陣,水鄉(xiāng)潤澤,船歌悠悠,里下河的水網(wǎng),又浸潤出寶應的靈動與精致。建縣2200余年,歷史文化名人群星璀璨:三國時“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明朝大畫家陶成,清代經(jīng)學大師劉寶楠,京劇鼻祖高朗亭等等,都出生于這方沃土,寶應的文化積淀,更為深邃與厚重。
大氣爽直、靈動精致和深邃厚重融為一體,寶應人的文化建設起點可謂高矣,寶應人的文化需求亦“水漲船高”。近年來,寶應文化工作者不斷推進文化陣地項目建設,創(chuàng)新組織實施文化惠民活動,特別是在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上,走出了一條充滿寶應特色之路。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對寶應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來說,是一個重要戰(zhàn)略機遇。對寶應文化建設而言,更是重中之重的機遇和挑戰(zhàn)。”寶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體廣新局局長譚炳才說。寶應的歷史文化遺存豐富,特別是與大運河相關的文化遺存,未來寶應的文化建設,將緊緊圍繞大運河文化,自覺擔當、奮力擔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示范,爭做運河遺產(chǎn)保護的示范。
考古遺存 豐實厚重
——重溫歷史中的寶應
寶應始建于秦,古稱安宜,建縣2200多年。實際上,寶應地區(qū)早在5000多年前,便有人類文明的存在了。
譚炳才介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寶應縣射陽鎮(zhèn)的天平、水泗一帶先后出土了遠古石器——新石器時代人的石犁、石鑿等,制作規(guī)整,磨制光滑,刃部鋒利,體現(xiàn)了當時的生產(chǎn)發(fā)展水平。2006年,在寶應的夏集鎮(zhèn)雙琚村,考古專家又發(fā)現(xiàn)了一處古人類聚落遺址,進一步佐證了寶應悠久的人類文明史。
寶應最著名的歷史遺跡,自然是“九里一千墩”漢墓群。古射陽縣故址的西、南兩側的平原上分布著眾多的封土墩,這就是“九里一千墩”。這是江蘇省境內(nèi)規(guī)模較大的漢代墓葬群,人稱“史籍的記載,文明的象征”,是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竹墩、祭墩為標志性保護點。
古射陽的北部和東部為湖泊水網(wǎng)地區(qū),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不宜安葬。而西部和南部地勢相對髙坦,是古人理想的葬身之地。由于寶應地下水位較高,掘地尺許便有水滲出。這里的墓葬不宜掘坑深埋,木槨墓和磚石墓都建置于平地,然后擔土包覆墳墩。起初只是一個個排列有序、相對獨立的家庭或家族為主的聚棺叢葬地。隨著時間的推移,“九里一千墩”逐漸形成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墳場。天長日久,這些墳堆坍了又堆,堆了又坍,加上后代墓葬不斷雜埋于內(nèi),逐漸形成了一個個時間跨度長、面積較大而又平坦的土墩。明《萬歷寶應志略》記載:“射陽墩在射陽湖之西,墩以數(shù)千計,若懸盂覆釜,大小夾持,間有徑如埏隧。”
這樣的“奇觀”,引來歷代文人詠嘆。明代詩人吳敏詩云:“三千射陽墩,錯落射陽路。”明代進士、九江知府朱日藩亦賦詩:“沙墩排萬馬,煙海失群鳧。”
1960年,江蘇省文物工作隊曾派出考古調(diào)查小組,對射陽湖漢墓群進行過初步調(diào)查。之后又先后于1962年、1997年、1998年進行重點的勘測和調(diào)查。最終,考古調(diào)查測定,“九里一千墩”占地1280畝,尚有大小墩阜800余座,東西約4.5公里,南北約4公里。譚炳才說,史書上記載,項羽的叔父項伯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墓在此。此外,這里曾出土“漢銅虎”“千斤鐙”“雙魚銅洗”等漢代以來的銅器、陶器、玉器、鐵器珍貴文物數(shù)百件。清代這里發(fā)現(xiàn)了孔子見老子石門畫像石,后因日寇侵占,畫像石下落不明,其拓片魯迅先生曾收藏過,現(xiàn)在南京博物院珍藏。
寶應的得名,則源于唐朝。“寶應是中國歷史上以帝王年號定名的少數(shù)縣邑之一。”譚炳才說。
在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寶應第一個縣名為東陽縣。漢魏六朝時期,如今寶應地域分屬于四縣:即西境屬東陽縣,東境屬射陽縣,西北境屬石鱉縣,中部屬平安縣。歷經(jīng)變革,至隋始統(tǒng)一為安宜縣。
唐肅宗年間,安宜縣尼姑真如夜得八寶——“一寶為如意珠;二寶為紅靺鞨;三寶為瑯玕珠;四寶為玉玦;五寶為玉??;六寶為皇后采桑鉤;七、八寶為兩柄雷公石斧”,經(jīng)楚州刺史崔銑上獻天子,讓病中的唐肅宗精神為之一振。肅宗病逝后,太子李豫繼承皇位,上元三年(762),唐代宗李豫更年號上元三年為寶應元年,獻寶之地楚州升為上州,得寶之地安宜易名為寶應。并將縣南街西邊的古運河改名為“得寶河”,在縣南街東邊建“八寶亭”。至此,寶應遂為望縣。
文化名人 燦若繁星
——走讀典故里的寶應
2017年8月26日,新學期即將開學之際,在寶應學宮——淮揚運河線上唯一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祭孔古建筑群——舉辦了一場祭孔大典,紀念孔子誕辰2568周年,追思先賢,弘揚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
當天上午7點30分,鼓聲、禮樂聲,伴隨著祭祀官莊嚴的一聲“啟戶”,祭孔大典正式開始,4名禮儀生緩緩打開了學宮的大門,18名禮儀生排列成兩排,有序進入了學宮。在祭祀官的引導下,禮儀生整理衣冠,開啟祭典。
譚炳才介紹,寶應學宮歷經(jīng)宋、元、明、清四代,曾兩度毀于戰(zhàn)亂,后經(jīng)重建、增建,直至清代中葉巳成為一組完整的、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1992年,我們重新修繕大成殿,2006年又恢復了迎秀門、狀元橋、泮池等建筑。”譚炳才說,寶應學宮的總體建筑格局保留了我國古代學宮的基本特征,單體建筑卻獨具特色,富有濃郁的地方特征,沿革清晰,具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為研究建筑史和江淮地區(qū)儒家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近年來,我們通過發(fā)掘、搶救、保護和舉行祭孔大典、開筆禮、成人禮等傳統(tǒng)文化儀式,不斷發(fā)揮寶應學宮在文化傳承與弘揚中的教化作用。”譚炳才說。
寶應學宮可謂是寶應千年文脈的發(fā)源地。明永樂十九年,高昭京試得中,成為寶應歷史上第一位進士,以后明清兩朝共考中進士54人,舉人 202人,貢生502人,尤其是狀元王式丹、榜眼季愈、探花朱士彥,使一縣之內(nèi)三鼎甲俱全,歷史罕見,為紀念此盛事,在學宮特建鼎甲坊。
從寶應學宮走出去的數(shù)百位在外為官者,如仲本、朱應登、喬可聘、朱士彥、劉臺拱、王懋竑、成肇麟等,無一不是政績非凡、清正廉明??滴跄涎?、乾隆下江南,路過寶應,都曾到學宮巡查。少年周恩來在寶應期間,也曾到過學宮學習、游玩,在這里留下偉人不平凡的足跡。
中國資本網(wǎng) 版權所有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052421 中國資本網(wǎng) 粵ICP備18025786號-2
Copyright © 2018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商務合作QQ:8553591